5月11日上午,备受关注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(下称“七人普”)主要数据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。
国家统计局、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,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,全国人口共14.1178亿人,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长5.38%。其中,0—14岁的少儿人口为2.5338亿人,占17.95%,比2010年上升了1.35%;15—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.9438亿人,占63.35%,比2020年6.79%;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为2.6402亿人,占18.70%,比2020年上升5.44%。
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、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,10年间,我国人口的主要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,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。同时,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,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,老龄化程度加深,总和生育率下降,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。
他表示,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,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。同时,人口增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、人们的生育观念、生育政策、生育成本、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,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,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,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。
人口增长放缓,“二孩”比例较高
从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来看,全国人口增速在1964-1982年间达到顶峰,为2.09%,随后出现下降,到2000年前后跌至1%左右。近20年间,年平均增长率维持在0.5%以上,2000-2010年为0.57%,2010-2020年为0.53%。
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(图源:国家统计局)
宁吉喆表示,这种趋势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,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的持续下降,还有人们生育时间的推迟,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,这些都导致出生人口规模有所收紧。
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,在过去几年,“二孩”占出生人口的比例较高。2014-2017年,出生人口中“二孩”占比明显上升,由2013年的30%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%左右,此后虽有所下降,但仍然高于40%。
不过,随着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和“二孩”效应逐步减弱,生育率仍然有所降低。七人普数据表明,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.3。从2020年来看,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住院分娩的担忧,进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。
“我们应当认识到,低生育水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,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,也受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因素的影响,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。”宁吉喆表示。
此外,数据显示,2010年-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.44个百分点,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.63个百分点。与上个十年相比,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.51和2.72个百分点。全国31个省份中,有1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500万人。其中,有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超过了1000万人。
南升北降,东北、西北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
而分地区来看,全国31个省份中,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,各地区人口大体呈现了“南升北降”的趋势。《华夏时报》记者根据第六、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整理发现,属于珠三角、长三角地区的广州、浙江、江苏在过去十年间人口增长总数最多,而甘肃、内蒙古、山西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6个省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。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从人口总数来看,31个省份中,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,为广东和山东,紧随其后的是河南,仅差60多万人口即可破亿。不过综合近十年的人口总增长率来看,这三个省份中,只有广东人口总数和增速都排在全国前列,山东和河南的增速在31个省市中仅位于中游。
而人口减少较多的省份主要位于东北和西北。东北三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分别是人口下降最多的三个省份,2020年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,接近1亿人,但比十年前减少了1101万人。
宁吉喆指出,东北地区人口的减少,受到自然环境、地理环境、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。东北在我们国家处于高纬度地区,冬季相对漫长且寒冷,一些东北人口向比较温暖的南方迁移流动,这也是全球许多国家人口迁移流动的趋势性特征,欧洲、美国都有这种现象。此外,受生育观念、生育行为等因素的影响,东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除了东北地区以外,西北地区的甘肃、内蒙古也出现了人口负增长,分别较2010年下降0.22%和0.27%,而同样位于西北的青海是25个人口增长省份中人口增长数量最少的。另外,属于中部省份的山西,人口较2010年也下降了0.22%。